院系介绍
新闻动态
教学科研
国际交流
学生事务
党团工会
校友风采
口译大赛
重要通知
友情链接
国际日本研究中心“知识共同体”系列讲座:日本历史褶皱处的远观近觑:战国道德伦理·东亚海域危机·江户捕鲸认知
日期:2022-11-23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2年11月19日下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国际日本研究中心顺利举办了“知识共同体”系列讲座第六讲《日本历史褶皱处的远观近觑:战国道德伦理·东亚海域危机·江户捕鲸认知》。本次讲座采用了线上形式,150多名校内外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报告嘉宾与点评嘉宾

本次讲座邀请清华大学历史系刘晓峰教授进行点评,主持人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张晓明副教授,三位发表人分别为:山东大学世界史学系胡炜权副教授,发言主题为《从家训和分国法看日本战国时代的道德伦理规范》;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副教授康昊,发言主题为《1350年代“东亚海域危机”中的室町幕府》;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瞿亮,发言主题为《从传统军渔并重到近代海防扩张:江户时代日本的捕鲸认知与利用》。

首先,胡炜权老师进行了演讲,《从家训和分国法看日本战国时代的道德伦理规范》目的在于探讨战乱之世里,大名们怎样约束群下和提倡法度,从而达到安定。胡炜权老师指出,日本的室町末期战国时代恰恰是日本法制史上,特别是近世以前,法律整备最为活跃的时期,各地的“战国大名”颁布法令和规范,约束领民和家臣,奠定江户时代法制的基础。

胡炜权老师报告

其次,康昊老师在《1350年代“东亚海域危机”中的室町幕府》中指出,1350年代的东亚海域出现了全局性的动荡,其中“观应扰乱”的爆发中断了日本列岛秩序重建的进程,诱发了倭寇对朝鲜半岛的侵扰,间接促成了南朝征西府的崛起。室町幕府则在政治、外交与财政的多重危机下被迫转型。

康昊老师报告

最后,瞿亮老师以日本由来已久的捕鲸传统为切入点,聚焦于江户时期对捕鲸业认知与利用的变迁历程,为观察日本前近代海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通过江户捕鲸业的组织形式、幕府庇护与压制和“亦兵亦渔”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瞿亮教授指出,捕鲸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诸藩的财政,同时它也为幕末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思考海防政策提供了思路和灵感。太平洋捕鲸业的兴起除了导致日本开国以外,也使得日本社会中对近海控制权的主张和理论日渐盛行。

瞿亮老师报告

接下来,刘晓峰教授对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点评。刘晓峰教授指出,三位发表者的选题点和切入方式十分精准且具有新意,以崭新的、更加开阔的学术视角带领大家认识到了日本历史的另一个侧面。刘晓峰教授还特别提出,本次讲座可以体现出日本史研究的两个特点,一是相关先行研究十分深厚,这意味着中国的日本史研究者必须克服困难,超越这些优秀的成果,走出自己的道路;二是中国日本史的青年学者非常具有问题意识,他们所提出的这些问题与日本史研究中未来需要解决的课题是紧密相连的。

最后,三位演讲者回答了参会师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进行了讨论和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本次讲座为“知识共同体”系列讲座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特别讲座,此次讲座为日语学院师生展示了日本历史研究多样的学术视角,为师生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启发与帮助。

                                                       图/文:张潇

新闻动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